特色優勢產業是新型城市化發展中的一張名片,而發展特色產業、創新引擎則是帶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的強大動力。渭南高新區牢牢抓住渭南市轉方式調結構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高科技企業和創新人才聚集優勢,加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爭當渭南市轉型升級的排頭兵。
在“高”“新”上做文章 新興產業蓄勢待發
如果說企業是轉型升級的內在動力,那么產業集群無疑是轉型升級的核心載體。近幾年,高新區調整產業格局和方向,依托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特色主導產業,重點在“高”和“新”上做文章,改寫精細化工產業偏重的傳統產業版圖。
如今的高新區,2.3萬平方米的3d打印創新創業孵化器,4.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1.2萬平方米的職工公寓和生活服務設施正式投用,可滿足入駐企業的生產生活需求。通過一年多的努力,作為渭南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標志的3d打印產業發展實現了“三個第一”(即:全國第一家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全國第一個以3d打印為主題的科技孵化器、全國第一支3d打印創投基金),園區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健全。目前園區入駐團隊和企業已達到14家,包括3d打印科技研發型和產業化類企業、3d打印鏈材料、設備制造、服務型企業等,產業化推進不斷增強。
11月20日,據高新區管委會相關人員介紹,高新區管委會成立高新區火炬科技公司,負責孵化器投資管理,委托中航工業631研究所負責孵化平臺運營服務。還設立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投融資擔保機構,協調銀行、基金和風投公司,為3d打印裝備、軟件開發、材料研制及應用行業提供金融支持。
目前,高新區3d打印培育基地已建成陜西路通精密科技公司廠房改造、天然氣、供電等基礎設施改造,設備訂購安裝調試,企業全面投產運營。該公司將盡快完成寶馬摩托車缸體缸蓋的測試,盡快實現批產,以寶馬產品為突破口,配備強有力的研發、生產團隊,積極向其他企業產品進行延伸。
同時,公司盡快將相關知識產權和項目轉移至渭南基地,抓緊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精密鑄造工程技術中心,策劃包裝項目爭取資金,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
企業創新活力增強 人才特區快速發展
隨著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各項目的開工建設,渭南高新區從工業園區向創新科技產業轉型。同時,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明顯增強,5月13日,全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陜西北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經陜西省人社廳批準設立。目前,全區共有專家工作站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多個,已覆蓋全區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職業教育等產業。
另外,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成立“陜西增材制造(3d打印)協同創新研究院”。與西安交大合作的3d打印云平臺服務中心等6個中心正式運營,今年全區累計申報科技計劃42項。申請專利100件、授權120件,技術合同交易額達1318萬元。
創新是靈魂,孵化是關鍵,人才是核心。引才、聚才的目的是用才,發揮人才特長,實現創新創業。高新區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不斷開拓人才培養開發新渠道,按照“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原則,深化校地合作,今年累計引進聘用各類人才100余人,著力培育一支“百人科技專家軍團”,形成了具有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的3d打印人才隊伍。
同時,依托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著力引進專業教育培訓機構,加快籌建“渭南3d打印培訓學院”,教材編印工作已經完,下一步將積極發揮轄區職教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培訓3d打印實用技能人才。
創新體制機制 優化發展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加速轉型升級?渭南高新區一連串政策“組合拳”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創新熱情。
作為渭南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科技創新的示范基地,“封閉式管理、開放式運作”體制不斷強化,高新區享有了在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和發展活力。
高新區主動承接市政府下放的行政審批(許可)事項179項,及時編制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公開辦事流程,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在西北地區首創“企業110”服務熱線,傾力打造“企業遇到困難,政府無處不在;企業合法經營,政府處處不在”的誠信環境,以“小機構、多功能、大服務”的運行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投資環境日益改善。
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加鞭。立足新起點,渭南高新區向著全面建設創新能力強、產業結構優、生態環境美的現代化科技新城快速發展。
如何根據貨源選購二手印刷機八旬老太出資印刷《四庫全書》漳人著述輯錄B3和B2規格單張紙膠印機新進展中國造紙行業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瓶裝無線膠訂工藝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禁卡令不斷蔓延 年歷印刷廠訂單銳減噴繪工藝4個關鍵點以及畫面質量控制注意事項白卡紙和白板紙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