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火熱程度又一次在上海國際印刷周上體現出來,人們在展會上對“3d打印”這個神奇的技術充滿著好奇,近日,幾位85后青年萌發開一家3d打印照相館的念頭,讓每個人在3d打印中遇見自己。
尼采在《道德的系譜》中說過:“我們的永恒判詞是:離每個人最遠的,就是他自己。對于自己,我們不是知者。”然而,創辦上海首家3d照相館“epoch時光機”的4位年輕人卻打出了“遇見你自己”的標語,通過3d打印技術復制一個迷你形象,不僅讓前來體驗3d打印技術的人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自己,他們本身也在創業的過程中遇見了自己。
邵啟喆、樂美昊、瞿婧和邱逸超,這4位創始人都是“85后”,彼此之間有深厚的友誼。4人都來自上海,留學回國以后也希望可以在家鄉做點事情,所以當邵啟喆有了在上海創辦一家3d照相館的想法時,4人一拍即合。
啟蒙期的3d照相館
邵啟喆是這次創業的牽頭人,他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師從“全球打印房子第一人”霍什內維斯教授,這是他第一次與3d打印“親密接觸”。2012年11月,邵啟喆得知日本創辦了世界上首家3d照相館,便萌生了“在上海開一家”的想法。經過半年的籌備,2013年5月,“epoch時光機”3d照相館誕生了。
epoch團隊的構成非常多元化。除了邵啟喆,另外3位合伙人也都從海外學成歸來,分別有財務、法務和市場營銷背景,四人在團隊合作中齊心協力、各顯其能。
據邵啟喆介紹,目前照相館的運營狀況基本符合預期,但他說:“3d照相館仍在啟蒙期,被市場接受至少還需兩年。”價格是其中主要的限制因素,制作10厘米、20厘米、25厘米高的3d人像需要1000元到3000元不等,來店里詢問的人比實際做的人更多。
“能跨過去的坎兒都不叫困難”
對邵啟喆和他的合伙人來說,創業的過程就是一步一步解決“麻煩事”的過程。都有什么麻煩事呢?取名難,基本上都被注冊了,經營范圍沒有這個新業態,一遍遍地跑工商管理局;找場地不容易,既要符合對地段的要求,又要有空位,還要面積合適;3d設備的引進和操作,此外還有店鋪的裝修和宣傳等等。麻煩事常有,但邵啟喆卻說:“能跨過去的坎兒都不叫困難。”
了解和信任是這個團隊一路走來的秘笈。有不同意見,大家會互相說出來,絕不會顧忌“情面”或“怕傷和氣”而保持沉默,樂美昊笑稱,他們在中學時代就已經度過了磨合期。
在3d打印中遇見自己
每個企業的名字都寄托著創始團隊的期許。“epoch”也被寄予了兩層希望:一是新紀元,寓意3d打印將會開創新紀元;另一個是某一個特別的時刻,即3d打印技術為人們記錄下生命中重要的時刻。
照相館的標語是“在epoch遇見你自己”,它希望人們在3d照相過程中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邵啟喆說:“見到自己迷你人像,是一種遇見自己。看到3d技術,發現內心曾有的萌動,激發創作的欲望,也是一種遇見自己,比如跟哆啦a夢合影,圓童年的一個夢,比如女孩子來拍的時候要求配一顆櫻花樹……”作為創始人,他發現“自己還是對未知世界有太多的好奇”。
團隊里負責人事和法務的邱逸超則認為,她在創業中學習到了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做一個管理者。同時,3d照相激發了她對藝術的愛好,曾經的設計師夢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
人像只是“epoch”將3d技術投入到民用的一個切入點,其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努力將3d技術推廣在其他方面,在展示3d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改變的同時,實現技術的商業價值。”
眼球時代已走 超級用戶時代已來?何為精準營銷DIY鑲鉆四葉草項鏈—DIY印品傳統印企數字化轉型發展對策分析柔性版印刷中的環境與安全傳統圖文快印企業互聯網轉型成敗的三大致命法則溫州實行企業證照微名片只需掃二維碼無紙化 泰國新版二維碼交通罰單試行印刷企業法定代表人法規培訓班在甘肅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