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數字出版產業呈現出產值屢創新高,手機出版異軍突起,電子閱讀器風生水起,數字出版贏利模式不斷創新等發展狀態。然而,數字化出版離不開品牌建設,品牌代表著產品品質、內涵、出版的理念,也側面反映了讀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強化品牌意識 深入理解品牌內涵
數字化出版離不開品牌建設,數字化圖書出版發展前提首先是品牌建設。而隨著數字出版的不斷發展,品牌的單一概念在圖書行業中的含義也不斷地拓寬,這種情況下,數字出版品牌就不是某一個產品或某系列產品,而具有涵蓋整個出版社所出版的全部產品內容。
品牌建設包括五個要素:
符號。首先是品牌名稱,應當易讀易記、與品牌內涵相符。其次是品牌標識,能夠將出版社的文化志向、經營理念、管理思想通過視覺藝術再現技術傳達給讀者,向讀者鄭重傳遞了自己的出版使命和理念。
質量。質量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品牌是在圖書市場中形成的,一個出版社長期以來出版質量上乘、令讀者開卷有益的圖書,品牌的力量才能逐漸彰顯。質量或服務問題會導致企業危機,如出版物質量不合格,或者出版單位與作者、分銷商等環節的關系處理不當。出版單位除了及時作出補償承諾外,還應通過相關的傳播手段重新贏得讀者的信賴。
特色。由于我國出版企業規模有限,擁有資源各有特色,出版品牌建設必須突出優勢。出版品牌大致可分為產品、作者、編輯,以及企業品牌兩個層面,必須兼顧各層面的建設與品牌特色相一致。
口碑。讀者口碑是進行全面的、延續性的品牌整合營銷的關鍵,圖書的營銷技巧和策略近幾年越來越多樣化,需要長期、整合的品牌推廣,在促進銷售的同時建立起整體品牌競爭優勢。
無形資產。品牌是一種資產,必須把品牌納入資產管理的范圍,充分挖掘它的價值。延長品牌生命周期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斷地進行出版品牌更新,其中包括:產品更新,即利用已經獲得成功的品牌來推出新產品,如推出系列圖書,或相關非圖書類產品。品牌的重新定位和豐富,即當原有品牌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和實力時,品牌內涵需要進行重新定位,以求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主要是重新進行品牌宣傳和建設。打造新的品牌,即當原有品牌已經固化時,面對新的機會,新的品牌要呼之欲出。建設和培育個性出版不失為一種品牌更新的方法。
展望:培育無形資產 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品牌建設能給出版社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在市場中具有穩定的市場占有率。此外,品牌具備較強的自我促銷能力,并且可以帶動同一品牌下的各種圖書的銷售。
品牌建設必須要從市場和需求兩方面入手。目前數字圖書市場是一個主體化的市場,讀者需求具有多樣性,數字出版市場中的細分市場擁有的出版力量很不均衡,某個細分市場擁擠不堪,比如計算機類市場,而另一些細分市場出版力量相對單薄。因此品牌建設離不開培育的過程,一是要面向市場,面向需求是前提,二是要創新,探索是關鍵,三是要不斷完善和強化優勢是基本手段,四是要扶植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品牌建設就是競爭力的建設,品牌建設僅僅是個前提,是一個企業、一個出版社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方面,品牌建設離不開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提升核心競爭力,首先要以特色化、規模化、塑造與延伸品牌為先導,品牌代表著產品品質、內涵、出版的理念,也側面反映了讀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和忠誠度,品牌建設就是從細分市場入手,走特色之路,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從而走出“四面開花”“雜而不精”的誤區。
總之,數字出版的形式多種多樣,出版社可以依據自身特點、自身資源,采用適合自身發展的有利方式,向數字化出版轉型,在轉型和發展中,強化和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探索可持續發展戰略之路。
國內數字印刷市場先天不足 發展尚未成熟反雞湯營銷日漸流行 臺灣負能量奶茶走紅抖音成了新的流量洼地,微名片如何以此打出精準一擊如何解決掃描儀偏色問題噴墨打印機也能改裝成3D打印機?18歲學生僅花10歐元書刊印刷企業轉型要敢于創新對話丨終端包裝需求升級 印企如何應對?印品覆膜故障及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