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由廣陵古籍刻印社牽頭申報的雕版印刷項目正式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這也是迄今唯一一項以揚州單位為主體申報的世界級“非遺”。10年后的今天,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業標準之印刷技術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公布,從現在開始,雕版印刷這項“世遺”,已有國家行業標準。
清晰定義“雕版印刷技藝”:各種流程、工藝都有規定
雕版印刷對人類文明的傳繼發揮過極為重要的作用,這次公布的國家行業標準,就清晰地定義了雕版印刷,為“以木板、手工宣紙及松煙墨等為材料,采用手工雕版及刷印、傳統裝幀的工藝過程”。而中國雕版印刷的基本程序也有了明確的流程。
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書記胡江虹介紹,10年前,雕版印刷能夠成為世界級“非遺”,在于雕版印刷技藝的發明是中國古代長期文化物質和技藝等積累的結果。如文字的發展和演變、雕刻技藝、筆墨的發明和應用、紙張的發明和應用、拓印術等,都在雕版印刷技藝中有所體現。
“申報世界級‘非遺’成功后,揚州立刻著手起草雕版印刷的行業標準,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件責無旁貸的事情。”胡江虹介紹,“事實上,我們在2012年就牽頭制定了省級行業標準,從2013年開始申報國家行業標準,在發改委、市質監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的指導下,歷經6年時間,最終制定成功,過程也是非常漫長。”
胡江虹說,制定過程時間漫長,在于標準起草單位除了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外,還有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北京印刷學院等多家單位,都是從事雕版印刷行業的,但是在工序的流程上,或許會有細微的差別。包括工具的使用、原料的厚薄上,每家單位都有約定俗成的習慣,制定標準的過程,也是不斷和國內其他單位進行交流的過程。“最終的行業標準,是融合了多家共同起草單位的商定結果。”
讓雕版印刷更為規范:規定“技”發揮“藝”
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社長聶政群說,雕版印刷技藝流傳千年,多年以來,都是依托著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這種傳統的方式,有時會在傳授過程中出現偏差,以訛傳訛,就會對技藝本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制定出國家行業標準,就會讓今后的師徒傳承有標準可依,所有的流程數據規定下來,就能更好地傳承雕版印刷這項技藝,更加有利于師徒傳承。此外,雕版印刷技藝成為世界級“非遺”后,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魚龍混雜的產品,有了國家行業標準,就能更加方便地辨別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同時,對于廣陵古籍刻印社來說,牽頭制定標準的過程,也是不斷向其他雕版印刷單位學習的過程,也吸取到了很多其他單位的先進做法。
對于“非遺”項目來說,國家行業標準是否會讓今后的雕版印刷產品千篇一律?對此,雕版印刷大師陳美琪解釋,雕版印刷是人為的藝術,盡管國家行業標準規定了所有的流程、工具等,但是每位操作者對于雕版印刷技藝的理解,包括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按照同樣流程刻印出來的產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自然就會有不同的產品。在規定好“技”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發揮個人的“藝”。
怎樣確定印刷色序?盤點2016年全球包裝公司并購案例紙電池技術成為IT產業吹捧新風潮降低印刷油墨成本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數碼打印原稿的分色原理是什么?巴西Printi用技術使印刷市場化腐化為神奇標簽柔印過程中,UV油墨這樣用事半功倍!OKI新型LED彩色多功能一體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