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人員首先依據消費傳票及工藝卡片請求,領取相應的網版、油墨、不干膠資料,并做好互檢工作。
詳細包括:①所領用網 版、油墨能否契合消費傳票或工藝卡片請求;②網版質量能否滿足印刷運用的質量請求;③對不干膠資料邊點數邊檢查外表質量。檢查無誤 后,固定網版并調試網距,然后用不干膠定位資料停止定位,此時要嚴厲依照定位框肯定印刷圖案的位置,三個定位片分別位于每個定位邊的1/3 處,定位片大小規則為1 cm ×2 cm,標好原始定位時定位片在不干膠資料邊緣的位置。
首件印刷前先用過版紙印刷過版,首件單色印刷終了,必需由質檢人員確認,在首件產品色樣上簽署“同意印刷”字樣并簽名;正式印刷時必需逐張與之比照檢查,發現異常,要做恰當調 節,如添加稀釋劑,調整刮刀角度,改換油墨等等。
請求精密的產品,需用除靜電刷、靜電抹布或無紡布蘸酒精擦拭不干膠資料外表后,方 可印刷。按印刷質量檢驗規范,以每臺印刷機為初步的自檢單位,印刷過程中做到合格品、不合格品嚴厲辨別放置。
印刷透明不干膠資料 時,必需做透車體色實驗,合格前方可印刷。
印刷終了,對運用如日本精工油墨等印刷的不干膠應將晾架推入烘房,溫度設為45~50℃,烘 烤20~30 min,再推出烘房自然晾干;其他類型油墨印刷終了,于室內自然枯燥24 h 前方可收起疊放,否則一定要豎放;關于兩色以上套印應 將套色距離控制在30 min 以上。從晾架上收取印刷品時,要保證定位邊分歧,無劃傷、折皺;關于不合格品,要在底紙面用“×”號標識于 相對應的部位;用復膜紙條辨別開合格品與不合格品,點清各自數量,填寫好消費傳票。
南昌大學研發出智能抗菌材料 可利用3D技術打印產品應該如何擺脫“價格競爭”的困局?高校學子成提網速降網費的遺忘對象?薄膜印刷技術為運輸裝置帶來外殼設計圖文快印企業管理團隊的實用情商技巧印后費用報價盤點新版數字標簽印刷機特點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