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開始,北京印刷業在經歷了利潤連續斷崖式下降之后,再次面臨被“逐出”北京的命運。近日,北京印企搬遷又被提了出來,不過,由于今年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北京印刷企業轉移至河北是否會迎來新的政策紅利?以退為進的戰略轉移是否會幫助企業謀求更快速的發展?
筑巢引鳳 優惠很實在
“京津周邊有一大批中小型印刷企業,土地需求只有10—20畝,因此很難對接到地方政府。而且即使外遷落地,建設資金周轉也不靈活。”河北青縣印刷小鎮針對資金周轉不靈活的痛點,將幫助搬遷的印刷企業完成廠房建設過渡,并根據企業自身經營情況,幫助企業申請貸款等扶持措施。青縣印刷小鎮總裁李博告訴記者:“只要外遷企業能有200萬元左右的資金,就可‘撬動’一個標準單元(最小單元10畝、約7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而且有國有土地證和不動產證。”
渤海新區包裝印刷產業園區也為企業轉移提供了優惠條件,從物流貿易到研發機構扶持,并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補貼。值得一提的是,渤海新區對園區范圍內企業的上市進展也提供資金補助。如在境內外主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在新三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00萬元。位于固安的愛印智能文化產業園則憑借便捷的地理位置以及專業的技術優勢吸引企業入駐,其在會議當天就與北京復興華斯紙業簽訂了入駐協議。
從土地、區位、交通、資源、政策扶持到搬遷入住后的“一站式辦理”、“保姆式服務”,河北的印刷產業園為北京中小型綠色環保印刷企業的搬遷提供了極其優惠的條件,這些條件成為吸引印刷企業轉移的利器,也對京津冀地區印刷資源共享、印刷產業互補、印刷市場互融提供了有利的平臺和條件。
以退為進 資源怎么辦
園區政策如何落地?搬遷后客戶資源如何維系?這是擺在眾多北京印刷企業面前的兩大難題。
北京周邊的各個產業園為印刷企業搬遷提供了各種豐厚的轉移條件,但從北京各個印刷企業的實際反應情況來看,轉移的企業數量并不樂觀。“雖然各個產業園為印刷企業提供了多方面的政策扶持與幫助,但是政策如何實實在在地落實到企業并不是非常明確,因此對很多北京的印刷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顧慮,企業仍然保持觀望態度。”北京印刷協會副秘書長張廷海告訴記者。
隨著近年來印刷行業協會與政府的不斷交流與協調,政府對印刷行業的認識逐漸深入,對印刷行業的污染問題有了更為科學的認識。今年,北京發放排污許可證時并未把印刷企業劃進來,這對印刷企業是好事,也意味著未來會有印刷企業放棄搬遷的計劃,逐漸尋找其在北京新的發展機遇。張廷海認為,雖然各個印刷產業園會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且相對便宜的地價可以幫助印刷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但對于很多書刊印刷企業來說,北京出版資源相對豐富,如果轉移陣地,如何維系優質客戶資源,也是眾多北京印刷企業保持觀望的原因之一。
北人單張紙膠印機套印不準故障--縱向套印不準(一)那些經典的香港電影臺詞,每個文案都應該學習印刷宋體字如何產生,并發展成常用字體的?印刷技術之絲網印刷經驗談印機制造商:為印企打造全程綠色印刷環境圖文快印店運營管理漏洞解析如何控制圖文快印店的人才流動性?印度對華數字膠印印版進行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