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內標簽與其他類標簽有所區別,它的核心不在于印刷,而在于材料本身,模內標簽材料除了要滿足印刷機的印刷適性外,還要具有使用特性。所以,模內標簽在材料的配方、結構上同普通標簽材料有許多不同之處。以下僅就模內標簽材料的種類、結構特點、制造方法及發展趨勢進行簡單介紹。
材料分類
標簽材料按物理特性基本上分為兩大類,即紙張類和薄膜類。
紙張類材料由于遇水或受潮后會變形,造成油墨脫落、強度降低,影響了使用效果,且瓶(桶)回收時必須將標簽除去,給包裝再利用帶來不便。所以,目前在發達國家,紙類模內標簽逐漸被薄膜材料所取代。在我國,模內標簽才剛剛起步,通過借鑒國外經驗,使用的都是塑料薄膜類材料。由于模內標簽材料的原材料和加工方式不同,所得材料的特性也不同,圖1為3種材料表面平滑度的比較。
材料結構
無論是哪類薄膜材料,雖然它們的制作工藝各不相同,但材料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即由印刷層、中間層和黏合劑層構成,如圖2所示。印刷層接受油墨形成圖文;中間層起支撐作用,使材料有足夠的強度,在印刷張力和高溫的作用下不變形,確保套印準確,同時可根據需要具備良好的透明度或不透明度;黏合劑層是保證標簽使用效果的關鍵,這一層能在高溫作用下熔化,使標簽同包裝(桶、瓶)壁成為一體。
為了使印刷層具有良好的著墨性,現在多采用涂布表面涂層或電暈的方法提高其表面吸附性能;并要求表面平整,不起皺、無氣泡。
黏合劑層有兩種結構,一種為平面結構,適合小標簽,見圖3,使用時直接與毛坯接觸,自然排氣;另一種為網紋結構,適合大標簽,見圖4,使用時氣體通過網紋上的排氣通道排氣,可有效避免氣泡產生。此外,黏合劑層還具有抗靜電和滑動特性。抗靜電性可防止印刷出現雙張;滑動特性可保證標簽順利分離,確保印刷及印后加工順利進行。
模內標簽材料的制作過程
模內標簽材料的制作過程包括3部分,共擠—雙向拉伸(單向拉伸)—后處理,如圖5所示。
(1)共擠
將不同成分或配方的樹脂顆粒分別放入不同的擠塑機內,在高溫和壓力作用下進入同一擠塑口,擠出由不同成分樹脂組成的復合薄膜材料。
(2)雙向拉伸
共擠后的材料在機械裝置的作用下沿軸向和周向拉伸,使其晶格產生塑性變形。經雙向拉伸變形的材料,強度和硬度都有所提高,有利于加工和應用。一般,bopp采用雙向拉伸工藝。
(3)單向拉伸
薄膜經單向拉伸變形后,強度和硬度提高,且橫向可彈性變形,更適用于不規則的瓶體,通常,pe+pt材料采用單向拉伸工藝。
(4)后處理
后處理是指對材料表面進行電暈或涂布處理,以及對黏合劑層表面進行網紋滾壓。電暈或表面涂布可提高材料的印刷適性,網紋滾壓則使黏合劑層表面產生網紋,便于排氣。處理完的材料復卷后,將大卷再分切成小卷或單張,即可作為成品發送給客戶。
模內標簽材料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全球模內標簽市場發展迅速,年增長速度大約為8%~10%,模內標簽材料是一種發展中的新型印刷材料,既要滿足印刷要求,又要滿足塑料吹瓶機加工的特性要求。目前,在保證模內標簽的使用效果,具備一定理化特性的基礎上,標簽材料呈現出了以下幾方面發展趨勢:
(1)材料厚度向薄型發展,可降低成本,便于回收;
(2)材料背面不涂布黏合劑,可消除網紋,提高印刷質量;
(3)全透明材料將廣泛應用;
(4)材料品種多樣化,便于回收和再利用。
“夢之墨”成印刷電子新利器封套常用的印后加工工藝有哪些?12種紙包裝印后工藝:鐳射轉移河北多家造紙、印刷企業為迎閱兵藍停(限)產你的員工執行力差,問題究竟出在哪里?論中國3D打印潛在危機及應對策略!從包裝變換看營銷英國推出“錢味香水” 向紙質鈔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