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國力源投資有限公司推出了一項造紙新技術——“生物氧化法紙漿造紙技術”。據悉,該技術能夠對33種生物廢棄物料(即秸稈,包括棉稈、稻草、麥草、蘆葦、麻稈等)進行生物氧化,實現不污染的生物漿生產。
傳統造紙工業會產生大量強堿性廢水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質,一直被視為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今年以來,在環保壓力之下,多地造紙廠因污染嚴重而紛紛關停。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之下,中國造紙工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成為重要命題。生物氧化法技術的推出有望為造紙業綠色升級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據該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生物氧化法”制漿造紙技術從研發主題到知識產權完全自有,擁有超過8項全國獨有的零污染造紙技術專利,獲得國家專利局知識產權認證,前后共有35項專利發明,具有無堿無硫無氯、節水、省電、低成本等特點。
新疆國力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翁凜磊表示,用生物氧化法紙漿造紙可以比傳統方法節省約1/3的成本,由于不使用化學用品,并循環使用廢液,可以減少水處理費用,大約每噸紙可以減少1500元成本。
關于該技術的原理,翁凜磊解釋:“傳統的生物法存在技術瓶頸,就是去除其中某些物質一定要采用化學藥品,從而形成了污染。我們的技術索性保留了這些物質,讓它們生物轉性,處于休眠狀態。”
來自黑龍江大慶的王文國曾經擁有一家造紙廠,由于污染嚴重在多年之前就關閉了。王文國說,在近幾年中,他見證了很多家生物技術造紙公司從興起到失敗,只有國力源把產品做出來了。“下面我要去新疆和丹東的公司實地考察,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希望他們能夠給我提供技術改造,把公司重新開起來。”
目前,國力源公司使用該技術已經完成了9萬噸的一期1萬噸生產線建設,并于2017年7月13日獲得新疆生產兵團環境保護局紅頭文件的“環境保護驗收報告”。2017年8月,國力源在遼寧丹東對一家關停5年的舊造紙廠進行技術改造,環評報告已經過兩次公示,有望在11月正式通過。
新疆自治區環保廳主任紀良政表示:“現在新建造紙廠拿到環評的壓力很大,我們去了當地實地考察,確認是不是清潔生產、循環系統。” 紀良政說,看了工廠的污水處理設備之后,發現澄清池內水質不錯,沒有找到偷排污水的暗口,最終通過了驗收。
就該技術的可行性,澎湃新聞請教了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工系教授、中國造紙學會理事蒲俊文。蒲俊文表示,國力源生物氧化法造紙,一方面能夠利用秸稈廢棄物造漿,是對農業固體廢棄物的利用;另一方面,生物氧化法使用封閉循環技術,將廢液回用于生物菌培養系統,循環使用于制漿,實現制漿廢水自循環,最后對污泥脫水,活性污泥還能用來做花肥,比較環保。
“由于技術保密的緣故,對方沒有告訴我更為詳細的有關生物氧化法清潔制漿的原理,目前能夠看到的是他的產品出來了,并且不是使用的傳統技術,應該說,造紙行業需要這樣的技術探索和嘗試。”蒲俊文表示。
3D打印技術讓照片從二維走上了三維寫真機打印效果與想象中有色差?是因為你不了解這些國外包裝企業來中國建廠搶軟包市場膠印機滾筒維護保養小竅門興業8800XH全自動曬圖機“夢之墨”成印刷電子新利器封套常用的印后加工工藝有哪些?12種紙包裝印后工藝:鐳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