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北京出席首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動儀式后,李克強來到主題展區考察,第一站就是3d打印技術的展位。這是今年8月21日國務院舉辦先進制造與3d打印專題講座以來,總理在公開場合再次關注到這一技術。
當天在李克強面前展示的,是一臺比他高出半頭的大型金屬3d打印設備。當時,這臺設備正在利用選區激光熔化快速成形技術,打印工業領域常用的葉輪,李克強看到后一連拋出了幾個問題,打印用的什么材料?打印出來的是模具,還是直接可以使用的產品?
負責向總理作答的,是由團陜西省委推薦、承展單位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薛蕾。在事后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這位創業者說,從總理的提問和隨后的交流來看,總理對3d打印技術還是比較了解的。
原本,薛蕾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想和總理講講3d打印的影響,沒想到,總理主動談起了這一話題,并從人均資源并不豐富的現實國情、3d打印對未來循環經濟的影響等方面講了幾點。
在現場,一個巴掌寬的金屬3d打印結構件吸引了李克強的注意。這個被稱為輕量化結構體的展示件,渾身是孔,絲線一般的質地和僅有幾百克重的材料,卻有著十分堅硬的手感,李克強問,“結實嗎?”
薛蕾說,很結實,摔地上也沒事。李克強饒有興致地拿在手上,并做了自然摔落實驗,但結構件并無異樣。
緊接著,薛蕾把結構件放在地上,踩在了上面,這個體重150斤的小伙子踩上去后,結構體也未發生變化。
看到這里,李克強很驚訝,轉身和同行的科技部部長萬鋼、工信部部長苗圩交流:這種結構,只有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傳統的方法則不行。
3d打印技術,被看作是最新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也曾被解讀為我國贏得最新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了一種可能,即不再被傳統鑄造行業的技術能力局限,而是通過3d打印等數字化制造從根本上轉變制造方式,實現彎道超車。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結構調整的今天,它的意義尤其重大。
作為國內第一家致力于成為“金屬3d打印專家”的創業型公司,薛蕾所在的公司經過4年踏實的發展,已躋身世界3d打印第一方陣,在歐美公司林立的3d打印方陣插上了一面五星紅旗。
薛蕾曾是西北工業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2011年,他辭去所有公職,全身心投入到公司。如今,他所在的公司從股東的分布來看,就是包括一個西工大教師、已畢業的研究生等在內的科技人員創業團隊。
然而,教授離職創業并非易事。
長期以來,“國考者眾”與“創業者寡”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道繞不開的坎兒,而高校教師辭職創業,也難以形成氣候。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跳出體制的勇氣,也有人說他們手里沒有“干貨”,不敢下海,但一個引起科技界普遍共鳴的原因在于,科研人員創業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突出。
當天下午,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協書記處第一書記尚勇對外披露了科協的一份調研:我國科技人員創業意愿高達60%,但真正開始創業的比例只有2.5%,科研院所的這一比例更低,僅有1.2%。這說明,當前的“雙創”,
HP Indigo press ws4500數碼印刷機怎樣把微名片廣告精準投放到最有可能掏錢的用戶綠色印刷社會影響意義深遠直入人心的八大快印銷售技巧與話術分享以牛欄山酒包裝看印刷防偽技術應用印刷企業:在傳承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印刷遇見白點不可怕 教你幾個小妙招!愛克發愛博納XLS系列寬幅噴墨印刷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