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i數碼打樣色彩管理核心是創建基礎線性化和紙張概覽文件icc。此方法過分依賴原裝墨水和打樣紙,用非原裝墨水和紙張打樣時的偏色無法調整。本文利用profilemaker調整紙張概覽文件icc實現偏色調整。
一、影響打印色彩特性的因素
1.著色劑
著色劑對設備的顏色復制效果有非常明顯的影響,著色劑的顏色特性決定了設備可以復制的顏色范圍。噴墨打印機使用的著色劑為染料或顏料型的噴墨墨水。其性能與印刷用油墨有很大差別,其再現的色域要大于印刷機的色域。而且大部分的數碼打樣設備在最初的cmyk四色墨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淡色的c、m或是k墨水,這樣一來又擴大了打印機的色域。故更換墨水后的打樣由于其色域的變化很容易導致基礎線性化后仍存在偏色。
2.黑白點
黑白點是影響打印設備色彩特性的另外兩個重要因素。打印機黑點決定其動態密度范圍,即設備能夠復制的最大最小亮度顏色的范圍。而白點則是眼睛觀察其他顏色的參考。打印機的白點是照明光源和紙張自身顏色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打印樣張前首先需要評定紙張的白度。打印機的黑點則是通過cmyk四色墨水的疊印來實現的。
3.階調復制特性
原色白點和黑點的顏色和密度只能表示設備的極端狀態,即最飽和的顏色,最明亮的白和最深的黑。為了全面地描述設備的色彩特性,還需要了解其階調復制特性。階調指的是圖像由最亮到最暗部分之間包含的密度范圍和所能區分的密度等級。打印機的階調復制特性十分復雜,受紙張、墨水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對其進行評價時需要采集從高光到暗調部分的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階調值。我們制作打印機特性文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采集具有上述色彩特性的大量色塊的信息的過程,而輸出的色標文件就是根據上述特性來設計制作的。
由于數碼打樣設備采用的墨水、紙張同傳統印刷的油墨紙張性能存在很大差異,導致其色彩再現存在較大差別,傳統打樣主要通過控制實地密度和網點值的方法來實現對色彩的控制,而數碼打樣則采用色彩匹配的色彩控制方法來實現印刷色域同打印色域的一致,即建立iccprofile文件。數碼打樣的icc profile既可以通過專門的色彩管理軟件建立,gretag profilemaker也可通過打樣軟件中的色彩管理模塊進行,如eflcolorproof中colormanager模塊。
在進行數碼打樣過程中,首先要進行基礎線性化制作。打印機基本線性化的目的是校準打印機,把打印機的色域壓縮到印刷機的色域。基本線性化校正是確定輸入灰度與輸出密度之間的線性關系,解決不同墨水在打印介質上的呈色特性、墨量與密度、墨量與色度的表現效果的差異,使輸入與輸出保持基本線性特征,將打樣系統調整到符合生產標準的基準上,即經過基本線性化校正后打印機就能正確打印顏色。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經常遇到此類問題,更換墨水后即使重新線性化依然存在較嚴重的偏色問題。筆者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條有效的調色技巧,其實驗過程如下。
二、實驗部分
1.實驗目的
以數碼打樣嚴重偏紅為例,利用profilemaker調整紙張概覽文件icc實現偏色調整。
2.實驗設備及軟件
epsonpro 4880數碼打樣機、eyeone pro分光光度計、gretag profilemaker 5.0、efi 3.0數碼打樣軟件、廈門隨意印墨水、銅版紙。
3.實驗過程
第一步:創建紙張概覽文件生成打印icc
在efi 3.0中打開“colormanager”,點擊“創建打印介質概覽文件”按鈕,彈出如圖一界面,選擇測量設備和生成參考概覽文件的圖表類型。
打印測量完畢生成紙張概覽文件icc,保存到相應的位置。
第二步:在profilemaker中重新生成icc。由于efi與profilemaker的色彩連接空間不同,故不能直接調用編輯。在measurement data列表中,選擇import icc profile選項。
點擊“start”生成新的icc保存到相應位置。
第三步:在profileeditor中進行icc調整
打開profileeditor調入源、模擬以及目標icc,點擊圖中標識的 按鈕開始編輯此icc。
點擊“gradation”按鈕,因為打樣稿暗調部分明顯偏紅,故關閉青、黃、黑通道只調節品紅通道曲線。
選擇幾個關鍵點進行調節,打樣稿的暗調區域明顯偏紅,經過反復實驗發現需要做如下的調節:輸入100輸出95,輸入70輸出65,輸入85輸出78。
點擊“ok”,回到profileeditor主面板。選擇“file-save as-icc profile……”命令,保存輯后的icc。在彈出的save profile窗口中,選擇manual mode以及b2a轉換方式。選擇完成后,點擊 ,保存編輯后的特性文件。文件名為p5-whdx-090329-e。
4.實驗結果及分析
用調整后的icc打印色表,發現偏色得到糾正。從調整前后icc色域比較中可以看出其顏色不再偏紅(藍色為印刷色域,紅色為調整前色域,白色為調整后色域)。此法能有效改善偏色,但也有不足之處。首先icc的調整對編輯者的要求很高;其次需要反復實驗確定調整數值,操作不簡便;過程涉及多個軟件,成本較高。
三、小結
數碼打樣的成功實現同色彩管理的合理實施息息相關。基本線性化和icc曲線的調整是實施數碼打樣色彩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打樣及印刷過程各種可變因素的影響,實際印刷的效果總與數碼打樣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需要我們不斷地優化印刷和數碼打樣過程,將這種差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如何核算印刷成本?如何用方正文合進行折手和拼版處理商標創意和品名設計印刷企業要敏銳抓住市場機遇 迎接移動電商紙價漲不停的真相!觸目驚心!7月,美國與一次性泡沫塑料袋包裝盒說再見!淺談印刷數字化中的物貿商機圖文快印企業:80、90后員工管理的三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