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高速發展,國產印刷機在性能、結構設計、自動化程度等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愈加接近國際水平。但我們也要清楚地意識到,國產印刷機與國外品牌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么,國產印刷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四色膠印機逐漸成為市場的寵兒
過去幾十年來,國產印刷機主要以單、雙色機市場為主,四色膠印機市場一直由國外廠家把控。近年,我國的印刷機械企業幾乎都推出了四色印刷機,有的企業還推出了五色印刷機。
據了解,由于多年來的市場培育,四色膠印機逐漸成為市場的寵兒,每個廠家的四色機訂單幾乎都排到三個月以后,有的甚至已經排到年底。
二、機器的性能穩步提高
現在,國產印刷機走走停停的時代已經結束,其準確套印在規定的速度下,已經不成為主要問題了,樣張套印誤差都能控制在0.05mm以內,機器的速度都能夠達到10000轉/小時以上。實地印刷、平網印刷的質量也顯著提高;機器的噪聲明顯下降,基本上都能夠達到標準規定要求。
三、機器結構設計愈加接近國際水平
很多國內廠商的設備在結構設計上,除了自己原有積淀的技術外,還充分吸收了國外先進技術。同時,他們也增加很多自主創新技術,使得機器結構設計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下擺式前規、遞紙機構倍徑壓印及傳紙滾筒,氣動控制(離合壓,水墨路互鎖機構等)氣動輸紙板,共軛凸輪驅動機構內藏彈簧的叼牙機構酒精潤濕,自動或半自動上版機構等基本上都成了現代印刷機的主流構造。
四、自動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國產印刷機的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一些國產八開四色膠印機上配置了cpc供墨裝置,可直接通過操作臺控制各色組墨量的大小;除此之外,有些國產八開四色膠印機上,還配有了全封閉墨量調節裝置,通過掃描頭掃描樣張上的信號條即可自動調節各墨斗間隙大小;同時,液晶顯示觸摸屏控制等都在印刷設備上得到了推廣使用;自動上版電動打孔也逐漸成為印刷機的標準配置,其水平已經接近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五、外觀設計、質量明顯提高
近年,國產設備外觀質量都明顯提高,傻大笨粗的產品已經很少見到了,有些設備甚至很難一眼分出是國內還是國外生產的,外觀造型顏色搭配人機工程等方面的設計,比以前考慮得更加周全。
制造廠家的裝備水平逐步提高,印刷機零部件制造精度,除了與操作人員的水平有關外,關鍵還要有高精度的設備。據了解幾乎每個制造廠家都有1~2臺以上的加工中心,有些廠家還有五面體加工中心,數控加工設備已成為零部件加工的主流設備。有些廠家引進了高精度磨床其加工齒輪精度能夠達到4級以上。這比以往設備的加工精度高出了一個數量級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加工的先進水平。倍徑以上滾筒的叼牙軸心位置的等分誤差可以控制在0.02mm以下完全可以保證滾筒傳紙的要求。
六、高速動態性能檢測勢在必行
目前我們所做的精度檢測,基本上都是在靜態下進行的動態檢測。除了噪聲外其他都是靠目測或感覺來判斷。特別是當機器在某一段速度工作正常,某一段速度工作異常時,很難找到其內部原因。國外先進印刷設備商大都與科研院所合作,進行過動態檢測。如德國某廠家印刷設備做過整機模態分析,通過模態分析對機器上的薄弱環節進一步改進設計,減小或降低了其引發故障的可能性。日本某廠家對滾筒進行高速動態設計,利用吸振器吸收高速狀態下所產生的振動。隨著機器速度的提高,印刷機采用動態設計技術勢在必行。
七、自動上版
國內已有部分廠家采用了自動或半自動上版,但大部分廠家還是以手動上版為主。盡管配備了電子打孔裝置,但生產效率還不是很高。斜拉版滾筒技術采用得就更少了,只有極個別廠家掌握這項技術。要想與國外設備形成競爭,斜拉版滾筒技術必須采用,因為這已經是國外設備的標準配置。從我們的國情來看,比較好的是采用半自動上版,這樣既能夠實現快速上版,又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
從斜拉版滾筒的角度講,一般拉斜量在0.2mm左右就夠了,太大也沒有意義。由于斜拉滾筒后機器會產生微量振動,斜拉量過大將會對印品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所以現在也有采用斜拉版技術,即自動調整滾筒上印版的位置。
單雙色機上沒有必要采用這項技術,四色以上的機器采用這項技術將會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很多用戶反映采用這項技術后基本上都能夠在20 分鐘內對準規矩,未采用這項技術時找規矩至少花半小時。通常需要一小時以上,要求高的套印精度有時需要兩小時以上。現在印刷工價比較低,通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經成為用戶的強烈要求。
八、全面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取代傳統的機械傳動鏈,機器上普遍開始采用氣動技術,如氣動離合壓、氣動水墨離合、氣動互鎖機構等。但電控技術采用的程度還不夠高,如只有極個別機器上采用了cpc供墨系統技術。個別機器上采用了墨斗輥獨立傳動技術,無軸飛達控制技術及高速在線檢測技術在國內設備上基本沒有采用。
九、進一步研究開發高速給紙機
制約我國印刷機發展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給紙機技術與國外同類產品還存在著差距。目前10300轉/小時以內的給紙機市場已經全面被國產給紙機廠家所占領,但15000轉/小時以上的給紙機主要還依賴于進口。
隨著印刷機速度的提高,15000轉/小時已經成為業界認可的一個標準速度。因此必須全力以赴研究開發高速給紙機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高速給紙機的技術落后主要表現在飛達的穩定性設計變速機構的動態穩定設計、真空輸紙板設計等。現在這幾項技術已經不同程度有所突破,但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確實還有距離。
高速收紙技術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除了給紙問題外,目前表現出的另一大問題是高速時收紙不齊。以前對這個問題認識程度不夠,把機器速度不高的問題都歸結到給紙部分上現在收紙對機器速度的影響表現得也愈發突出了。收紙技術進展最慢,相關收紙技術的科研項目也很少,很多機構多年來一直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如收紙鏈排的結構、收紙滑道的結構鏈排降速比相關參數、噴粉機構等幾乎因通用性而沒有改變過,很多單雙色機采用的收紙技術直接挪用到多色機上。要提高收紙部分的工作性能,必須逐項對其內的各項技術認真研究,找出其薄弱的地方加以改進和提高。
十、多功能技術研究要提到日程
印刷機上除了完成印刷功能外還需要增加印后功能。除了傳統的上光打號碼等功能外。還需要考慮增加燙金模切、覆膜等功能。這樣可大幅度降低印品損耗。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安全標準應成為產品的重要標準并得到切實貫徹執行。隨著國際貿易迅速增長,安全標準成為我國設備進入國際市場上的一個最大“障礙”。安全標準絕不是只加個護罩就可以了,它包括很多內容,有些直接與機器設計有關,如規定的安全操作距離等。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后,印刷業也要隨波逐流電子加網技術問答設計與印刷有什么關系?無醇潤版液柯達提交退出破產保護計劃 重組后將專注印刷設備銷售博思得iQ200條碼標簽打印機介紹印刷快印企業該如何制定原料進購計劃?模內標簽,能否成為下一個利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