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進入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以后,新產品周期越來越短,新理念涌現層出不窮,印刷圈同樣如此。我們應該既有擁抱新事物的熱情,同時也應該具有面對不熟悉的新變化的冷靜,兩者缺一不可。缺失了前者我們可能落伍,但缺失了后者我們也有可能因為對新事物的一知半解走偏了道,最終事與愿違導致滿盤皆輸。
可能是源于印刷人本來就與文化結合得最為緊密,也可能印刷本身是被王選譽為“與計算機結合得最為緊密的一個行業”,印刷人對新事物的追求總是抱有最大的熱情,愿意緊跟潮流。
十來年前,開始推行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推出并加以實施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印刷企業爭先恐后,紛紛出資邀請有資質的第三方來查驗企業的貫標情況,盡管有些是花錢買證書,在執行上存在偏差,至今為止有些企業通過的質量認證依然有可能是徒有其表。之后,無論是在推行全面資源計劃(erp)、還是在爭取擴張后上市,印刷人都走在前列,為此,印刷圈內還出現過數家因不自量力、擴張過度導致資金鏈斷裂老板無奈猖狂出逃的案例。近來,印刷企業在對接互聯網,發展電子商務上又開始心潮澎湃,不甘人后,既出現了成功的典范,也不乏黯然退去的先驅,這一切就是活生生的歷史。當然,歲月總需要有無數甘為人梯的鋪路石子,好讓他人在上面順利走過。沒有滄海橫流又焉來英雄本色!
擁抱新事物的熱情讓印刷人為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如癡如狂,擔心落人之后;缺乏對新事物的準確判斷與腳踏實地的精神,又使得有些投資空打水漂,出錢買來的只是教訓,現在是到了靜下心來,尋求追求新事物的熱情與接受新事物的冷靜兩者統一的時候了。不甘人后,凡事爭取領先,是件好事。但事實告訴我們,凡事要有度,過則為災,難免傷己。在條件還沒有成熟時就匆匆上路,這段旅程注定難以得到充分享受。
英國著名的進化論學者達爾文說過:自然界“能夠生存下來的,往往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夠適應變化的物種。”因此,印刷界能取得成功的企業也未必事事都得超前,重要的是懂得揚長避短、知己知彼,追求差異化經營;是選準出擊時機,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做“最能夠適應變化”的企業。何況任何嘗試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存在著失敗的風險,對于缺乏足夠實力的企業真還不如在總結他人成功經驗或是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在把新事物鉆研得相對明白以后再出手來得實際與實在,做一個市場的補缺者適合印刷圈內
數碼復合機立體燈箱片的印制方法淘汰落后產能讓東莞紙品行業步入調整期好員工具備的12大素質包裝印刷企業為什么不建議大面積水印印刷?色彩管理能幫印刷企業掙大錢影響二維碼印刷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絲網印刷歷史簡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