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將有一批能zuo的企業要被集體翻出來接受拷問了。在這約定俗成的“打假日”,藝術的假,歸不歸它來打?藝術品復制算不算呢?
“藝術品復制” 作為一種藝術衍生品,從其誕生之日起,便陷入各界人士的爭議之中,不少人僅從字面理解,認為藝術品復制就是假畫或贗品。
我們必須為它正名!“藝術品復制”利用高科技手段、頂尖印藝技術,能基本還原原作的風格樣式,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的精髓。其實仿品本身并沒有罪,真正有罪的是利用仿品以假充真的人。不同于藝術贗品的虛假天價,藝術品復制往往有著合理的價位,讓藝術愛好者和普通百姓都能任性地消費。
著名書畫家啟功先生生前曾說過,“繪畫經歷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后,原作多已損壞,至少色彩灰暗,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風韻,可這些復制品,都恢復了原作最初的色澤,簡直整舊如新。從利用價值來說,已稱得上"真跡一等"。
有業內人士指出,高仿藝術品代表復制技術的頂級水準,除了畫家本人往往很難分辨。
而在現實中,也會遇到這樣問題...
很多人會贊美梵高用色之美麗,但當你在網絡上搜索梵高的名作《星空》時,得到了如下結果:
星空
好了現在請告訴我該贊美,或者相信哪一幅的顏色呢?
可見最大的問題在于失真,圖片對于原作的還原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我們不能從圖像上去獲取原作的準確信息。
盡管藝術作品復制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其藝術欣賞價值,但不可否認,復制品會丟失原作的大量藝術信息:繪畫作品的材質、肌理、厚度(甚至氣味……)等要素,是圖片無法復制的。
即使是同樣一張畫,在不同的品牌的電腦顯示器上都會有不同的色彩顯示,做設計的朋友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一家色彩還原比較好的印刷工坊來印制產品,這都體現了在專業領域內不同印刷品,顯示產品之間的色彩差別都是肉眼可見并有切實影響的。
如果比喻的話,應該是普通影像制品和高保真音像制品和現場音樂會之間的差距,再言之,不同的指揮家,樂團,樂手演奏同一個曲目時,也都會有可被感知的差別,也造成了古典樂發燒友對某個指揮家,樂團或者樂手的執著喜好。”
可以這么說,圖片對原作色彩的還原度的要求根據觀者個人觀察目的不同而變化,但問題在于瀏覽圖片確實會失去觀察原作可以得到的色彩體驗,并且,在沒有視覺經驗的前提下,觀眾又如何判斷到底哪一張圖片的顏色更接近原作呢?
火之聲
在1990年時,加拿大國家美術館用176萬美元的高價買下了紐曼(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的作品《火之聲》,這幅作品長如上這個樣子。
加拿大人民經過了跟你一樣的瞠目結舌之后憤怒了,他們在媒體上質問國家美術館為什么拿納稅人176萬美元去購買這樣一幅兒童都可以畫出的作品,當時的媒體上出現了這樣的諷刺漫畫:
現在不論這幅作品是否值得這個價格,這件事有趣在于,其實這幅作品在1988年加拿大國家美術館剛剛建成之后就被借來掛在了美術館的大廳,而兩年間沒有任何參觀者質疑這樣一幅作品,甚至他們非常理解這幅作品的優點,簡明大方現代藝術作品,兩方的深藍色將中間的紅色烘托得明艷奪目,與國家美術館現代性的風格也搭配地和諧而統一。
火之聲 現場拍攝
雖然這件事之后一直有爭論,就像抽象表現主義整體都讓人充滿了疑問一樣,但當人們站在作品前時的心里感受和拿著小小的作品圖片時的心里感受一定有著巨大差別,圖片給人帶來的感受一定受到尺寸的限制。
再例如倫勃朗的代表作《夜巡》,你如果先前不知道這幅畫,一定不會注意到它,因為圖片的力量實在太微弱了,《夜巡》實際有多大呢:
夜巡
倫勃朗
如果你是路過這樣一件作品,藝術的力量必然會讓你停下腳步定睛觀看。
最為著名的蒙娜麗莎或許是作品圖與原作給人反差最大的名作了,請看——
蒙娜麗莎
列奧納多·達·芬奇
油畫 77×53cm
法國 盧浮宮藏
所以原作給人帶來的感受是圖片無法替代的,而藝術對于普通人的影響卻常主要來自于作品對他視覺體驗上的感動。
電子墨水用于塑料印刷 制廉價電子設備安徽多家醫院廣告語夸下海口被重罰2014年印刷行業年終全方位大盤點我國造紙業有望借中巴經濟走廊突圍王老吉出新品新包裝,個性化炫酷十足廣告雕刻機可以用來雕刻這么多材料?長知識了!事務用品的印刷適性為何?走出折頁機的使用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