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膠印的明天如何發展,現在依然存在諸多疑惑。作為舶來技術,無水膠印的發展經歷了第一、第二乃至第三代的跨越,從美國3m公司的淺嘗輒止到日本東麗公司的規模產業,無水膠印的發展似乎在告訴世人一個道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一個技術成功了,下個階段就是推廣。
無水膠印對于印刷人士而言并不陌生,一個推廣了30多年的概念,無論如何也會耳熟能詳。無水膠印的利弊無疑是行業人士津津樂道的話題,可以找出十個喜歡無水膠印的理由,也可以找出一百個不采用無水膠印的借口,好與壞,是與否,一時難定論。
一個必須承認的現實,目前國內印刷企業對無水膠印仍不感冒,國內使用無水膠印的廠家寥若晨星,業界第一個無水膠印吃螃蟹者文祥彩印也因種種原因,將那臺標本式的無水膠印機留給了歷史。但令人慰籍的是,他們將在2004年的5月再度起步,引進新一臺無水膠印設備,能否再次喚起人們對無水膠印的渴望與憧憬,還得拭目以待。
直觀而言,無水膠印要想快速發展,需要跨越三道門檻,專用印版、專用油墨的本土化及印刷設備的溫度控制裝置。畢竟無水膠印對版材的要求近乎苛刻,硅橡膠層的涂布難度讓國內的版材研究變得舉步維艱,進口版材的高昂價格及特性油墨的需求成本同樣讓國內企業進退維谷,在“無水”與“有水”的對抗中,企業自然不會選擇冒險。
一項來自德國fogra的數據顯示,到2006年,無水膠印在印刷市場的占有率將達到10%;而來自美國的數據是,到2006年,無水膠印將升高到12%,這兩個數據對于依然蹣跚的中國無水膠印市場來說,在有水膠印一統天下的背景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也許無水膠印最初研究開發的設想是擺脫水墨平衡所帶來的版面起臟、網點增大及色澤下降等問題,也許東麗公司對無水膠印發展的貢獻不單單是技術的突破和成功,
凹版印刷刮墨刀的選用及安裝印刷業二次革命即將開始 數碼印刷或成主力2016民營書店的“另類”轉型2018年快印領域面臨的風險快速提高設計能力的六個方法報社“新聞紙荒”,新聞紙廠抱團提價標貼與瓶形整體協調性設計分析數字媒體持續發展 印刷業走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