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不印日”是日前日本東芝電器美國分公司公開的一個倡議,提出為了提醒大眾印刷對環境的巨大傷害,將今年的10月23日定為“全國不印日”。東芝方面列出一份數據,美國人每天浪費紙張3億3千萬張,相當于砍伐4萬株樹木。此份倡議一經公開就遭到了美國印刷界的強烈反彈,美國印刷協會執行長michaelmakin發表強硬聲明,指責東芝公司的傲慢無禮,同時列舉例證,駁斥了東芝方面的觀點。
日本東芝電器的美國分公司,日前在一個維續地球生存的研討會上,宣布今年10月23日為“全國不印日”(nationalnoprintday),呼吁全美國的機關、企業、個人,停止任何印刷一天,來提醒大眾印刷對環境有多大傷害。根據美國東芝的統計,美國人每天浪費了三億三千萬張列印紙,相當砍伐四萬株樹,而印刷業并沒有把這些浪費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好好的聯系在一起。
消息傳出,引起美國印刷界強力反彈,不了解東芝的提議有什么用意,也認為所舉的數據與指控不實,對印刷業完全不了解。印刷界資深觀察家andrewtribute說,這不過凸顯這家公司的市場行銷人員的愚蠢,以及對市場一無所知。另一位資深人士richardromano倡導綠色印刷多年,說印刷產品轉向數位,是為了使用便捷,從來就不是為了環保。
美國印刷協會pia(printingindustriesofamerica)執行長michaelmakin,發表一份強硬的聲明,說全國不印日不但是無稽之談色彩,而且是對全美八十萬賴以維生的印刷工作者傲慢無禮。紙的原料固然是樹木,但樹木是可更新的資源,美國自從四十年前地球日開始,已添增了20%的林地。
印刷是唯一僅有一次碳腳印的媒體,一旦印刷完成書評,無論重復閱讀多少次,不再化耗任何能源。但電子器具,需要開鑿提煉多種礦石與金屬,以及塑膠、碳氫溶液等不可更新的原料來制造,而且每次使用都要消耗能源,廢棄的電子垃圾,造成更大污染。所以停止一天的紙張傳播改用電子傳播,沒有任何意義。
michaelmakin也借這個機會,建議大家瀏覽印刷協會的一本小冊子 valueofprintflipbook,從各方面匯集的資料,不但澄清大家對印刷的誤解,也說明了印刷在傳播上的效力,同時列舉印刷業的具體數據,以及印刷業在整體經濟的位置。對於誤解部份,以下節錄四點給讀者參考凸印,是否同意,只能請讀者自己判斷了。
一、造紙伐樹讓林地枯竭,是大家普遍的印象,實際上正好相反。美國的林地多為私有,平均每天砍伐約100萬株,但同時每天也種植400萬株,這樣使得林地循環使用,獲取的利潤,來維持林地的再生,不致枯竭。如果需要量減少,種植的意愿降低,許多林地勢必改種,或開發別的用途,林地就真的枯竭了。
二、紙張不等於大樹,全球林地的使用噴墨印刷,造紙僅用到11%,木材占28%,其余做為燃料。造紙只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樹木,三分之一來自碎木削,另外三分之一來自回收的廢紙。歐洲與美國造紙的能源收紙,60%來自可更新的能源。
三、印刷不夠綠,也許是黑色的印墨造成的印象,事實上紙張是最綠的作業。2010年美國印刷用紙有63.5%是再生紙,紙張回收再用自1990年已經高達77%,印刷是再生的資源,印刷品一旦使用完畢,就立即納入再生循環,制成新品。寄到家里的廣告促銷,僅占都市垃圾的2.4%,過於分散不容易回收總論,但自1990年起回收率成長了700%。
四、與電子器具做一簡單比較,制造一臺電子閱讀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高於制作一本書的七十倍。制作一個cd檔,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印制一本四色100頁報告的四倍。2008年美國制造了316萬噸電子垃圾,其中50-80%被運到外國,在不安全的環境下拆卸,等於把污染輸出到外國。
michaelmakin在聲明中最後說,對東芝的不實指控,他無法沈默,并肯定的說10月23日各類印刷設備會繼續愿轉。另一邊東芝也說有很多單位支持“全國不印日”分切,說實在的,辦公室每日列印、復印必然有很多浪費,停印一天讓大家反省,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一家日本公司與美國五大行業之一的印刷業對抗,勝負已定。
影響圖文加盟店產品銷量的5大因素七夕攻略,圖文加盟店營銷如何創新北京公園現雷人指示牌 英文翻譯看懵歪果仁手寫堪比印刷體 是怎樣練出來的?RFID能否撬動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鍍膜玻璃的使用和膜面判別的方法美國報業商業模式面臨挑戰圓網制版時砂眼多的原因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