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fid的市場化進程加快,市場價值大幅度上漲,市場關注程度急速攀升的大背景下,rfid標簽與條形碼的競爭愈演愈烈,二者誰將是最大贏家也已經列入新的議題?!?br>
rfid與條形碼相比較,其基于無線射頻技術,可以完成對標簽內容的自動識讀;高度的數據集成,可以記載更多關于商品的信息;功能強大,rfid支持的可讀寫功能使其在商品流通中更具威力。
傳統的條形碼技術是利用光電效應,利用條形碼閱讀器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進而讀出條形碼所“儲存”的信息。傳統的條形碼是一個“近視眼”,它只有在足夠靠近條形碼識別器的時候,才可以被“認”出來;而rfid標簽則不同,它可以不斷地主動或者被動地發射無線電波,只要處于rfid閱讀器的接收范圍之內,就可以被“感應”并且正確地識別出來,閱讀器的收發距離可長可短,根據它本身的輸出功率和使用頻率的不同,從幾厘米到幾十米不等。由于無線電波有著強大的穿透能力,我們隔著一段距離,甚至隔著箱子或其它包裝容器掃瞄里面的商品,而無需拆開商品的包裝;另外,rfid的掃描速度也是傳統條形碼技術所不能與之相提并論的,rfid的讀卡器每250毫秒便可從射頻標簽中讀出商品的相關數據。同時,rfid支持批量處理,條形碼標簽需要一個一個識別,rfid閱讀器可以同時處理200個以上的標簽。在處理數據方面,rfid的優勢十分明顯。
rfid標簽擁有與現有的條形碼標簽不可比擬的容量優勢。關于rfid的“海量”,中國標準化協會epc常務副秘書長王書軍有這么一個比喻“rfid的容量足夠為全球每一粒大米付一個碼,它能容納2的96次方個碼,即268億個碼”。現行一維ean/upc條形碼,其容量不過幾十個字符,而容量最大的二維條形碼(pdf417),最多也只能存儲2725個數字,容量受限制,決定了條形碼只能充當一種標示數據,而不能直接對產品進行描述,如果我們想知道產品的有關信息,必須事先建立以條形碼所表示的代碼為索引字段的數據庫,然后通過識讀條形碼進入數據庫。如果使用rfid標簽,我們無需費這么大的周折。rfid標簽的容量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最大擴充到數十k,完全有能力把一篇洋洋灑灑幾千字的產品介紹納入其中。用戶在標簽上不僅可以知道產品的價格、產地、制造商、產品注意事項等關鍵信息,甚至可以讀到一些關于本產品的相關軼聞趣事。當然,前提是這些信息要由廠家寫入標簽。
rfid支持可讀寫功能。傳統條形碼里面的信息是只讀的,如果你想改變里面的內容,增加新的信息,你只能重新打印一張條形碼,舊的條形碼就被廢棄了;而rfid標簽支持信息寫入,你可以在標簽制造出來以后通過rfid的讀寫系統隨時寫入你想要增加的信息。這一點對于物流中的節點記載、貨物追蹤特別有用。一宗貨物,從制造商到零售商那里,目標物運輸起始地點、中轉地點、終止地點及目標物經過某一地的具體時間、具體負責人,都可以寫入rfid標簽中。這樣一來,一方面明確了物品流通中的權責關系,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一件貨物從出廠到消費者手里,經過了多少環節,用戶都可以知道得一清二楚,有利于提高商品交易的透明度,讓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貨品。一旦你購買了貼有rfid標簽的商品,你也可以打上你本人的信息,這樣你在物品丟失時,或者物品需要維修時,你就不必攜帶發票之類的東西,標簽上的信息可以證實你對商品的所有權。
另外,rfid還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對環境要求低等優點。rfid標簽的壽命最高可以達到10年以上,其擁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等性能;在遇到雪、霧、冰、各種污跡等等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傳統條形碼的光學識別技術將會失效,而rfid依然可以正常地工作。
rfid的大規模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居高不下的成本,是rfid實現規模應用的最大障礙;技術上某些驗證機制的缺乏帶來隱私泄漏的擔憂;技術標準之爭,也是rfid的市場化進程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
價格是rfid走向大規模市場應用的最大障礙。rfid標簽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目前一個rfid標簽的價格大概在25到30美分左右。這如果是對于集裝箱或者汽車、冰箱之類的大宗貨物來說,當然算不上什么;但如果是相對于小宗商品來講,這一價格必然會遭到成本上的質疑。雖然alien公司宣稱,標簽的價格會隨著訂單的增加、生產工藝的提高逐漸下降的。只要年生產量在100億個以上,單個標簽的成本就可以降到10美分甚至更低。但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單位成本需要降至3美分或更少才有可能將標簽應用于單件包裝消費品;另一個方面,布置rfid其他相關設備,如rf信號發射機、信號接收機、編程器、天線等也需要一筆巨大的投入。
rfid在技術上也有一定的缺陷。這表現在rfid標簽無法對閱讀器進行身份驗證。rfid標簽一旦接近rf掃描器,就會無條件自動發出信號,無法辨別其掃描器是否合法。這意味著如果有人攜帶一個rf掃描器上街,那么路上行人購物袋里的東西將會“一覽無遺”,這將會帶來極大的個人隱私保護問題。不過,這一擔憂隨著眾多軟件巨頭的加盟已經有了較為妥善的解決方案。有報道稱,日本印刷、ntt和sun三家公司已經成功地開發出具有隱私保護功能的無線ic標簽系統,其原理是在標簽中嵌入加密id,即便有人讀取到id,也不會知道是什么商品。
另外,是統一的技術標準帶來的擔憂。目前rfid存在兩個技術標準陣營,mitauto-idcenter與日本的ubiquitousidcenter分別提出各自不同的基礎協議。而這兩大陣營中,都有不同的廠商支持。采取何種標準,勢必會影響各個廠商的市場份額,進而影響產業鏈的積極互動合作。在rfid的規模應用中,如何協調各個廠商的利益,如何將分裂的“各路諸侯”納入到統一的技術規范中,這恐怕要比解決單純的技術規范問題復雜得多。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rfid想要承擔起改變全球商品供應、銷售面貌的重任,還需一段長路要走。
解析:平版膠印中的油墨乳化問題如何在電話銷售過程中找對客戶?凹印版面光潔度與硬度的關系微名片實現互聯網網絡營銷推廣都有哪些策略全自動折頁機凹印機印刷過程中的缺陷,怎么解決中國速印“第一彈”奔圖P3000D打印機關于寬幅噴繪機的保養以及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