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測量一直是印刷工業中最常用的測量方式,但密度計不能提供與人眼靈敏度相關的心理物理量,所以其分析測量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印刷品的檢測與評價中,色度測量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顏色測量中,為了得到能夠正確反映印刷品質量的測量數據,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白板校正
由于密度計和分光光度計是非常精密的儀器,在測量前都要進行測量儀器的常規校準,以便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一般情況下,每臺設備都配備一個標準白板,例如densieye750密度測量儀、x -r ite500 系列分光光度計等。根據測定數據的目的,我們選擇在白板上還是在白紙上進行調零,設置好校正警告,如果超過校正時間則要進行白板的校正。
2.襯底
顏色測量值會因測量時選用襯底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色度值。黑白兩種襯底對顏色測量值所造成的影響將因承印物透明度的不同而不同,且透明度越大的承印材料受襯底影響也越大。因此,在高質量的印刷生產及其顏色匹配檢驗過程中,應該注意在檢測臺上放置和使用正確的襯底。
一般推薦使用以下標準:當承印物的不透明度大于或等于99時,測量結果將不受襯底的影響,不透明度在95與99之間時,顏色測量時應使用黑色襯底,不透明度小于95時使用白色襯底。
在實際生產中,人們通常使用白色襯底作為顏色測量時的襯底。例如:當對具有較大透明度的塑料薄膜等包裝印刷品進行顏色的測量與檢驗時,應在被測印刷品下放置符合iso 標準的白色襯底,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差。同時,在測量同一種承印材料上的色彩信息時,要注意選用相同的襯底,即要注意襯底使用的一致性。
3.測量光源
a、b、c分別是模擬白熾燈、中午時分的日光、陰天的日光或多云的中午日光,而d65 光源的輻射分布是對不同時間、不同氣候和不同地點的日光光譜作了許多測量之后,經過復雜的求平均值過程得出來的。a光源與其它光源測量的結果差別很大,現在已經很少用,f系列的光源一般用來測量熒光產品,我們可以說c光源和d65 光源對印刷工業是最有用的。d系列的光源因為其色溫在5000k-7500k,接近白色,所以其顯示性較好,在印刷工業中,觀察透射樣本時推薦采用d50光源,觀察反射樣本時推薦采用d65光源。因此,在測量數據時必須注明是在什么光源下測量的。
4.測量視場角
人眼對色彩的分辨力會受到視場大小的影響。實驗表明:在用小視場(<4°)觀察顏色時,人眼辨別顏色差異的能力較低,當觀察視場從2°增大至10°時,顏色匹配的精度和辨別色差的能力都有增高;但當視場再進一步增大時,顏色匹配的精度提高就不大了。在2°視場和10°視場下,相同的顏色所呈現的色彩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色彩測量中,也必須標注測量時所選用的視場角。
5.顏色空間
標準色度學系統有多種顏色空間即有多種不同表述形式可供選擇,選擇顏色空間其實就是選擇測量結果的表達形式。
6.色差的測量
色差是印刷品質量檢測與評定的一個重要的參數指標,色差的大小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合格與否以及等級。印刷行業常用的是基于cie1976lab均勻顏色空間的色差公式,但該色差公式的數據表達不能夠和人眼的視覺感受相匹配,因此色彩學研究專家相繼推出了cmc(l:c)色差公式、cie94色差公式以及最新的ciede2000色差公式,其中cmc(l:c)色差公式在紡織行業被列為國際和國家標準。
使用不同的色差公式測量的結果差別很大。有人通過實驗測量10對顏色樣品的三刺激值,通過比較分別采用三種色差公式計算出的色差發現總體上存在著△elab>△ecmc(2:1)>△e2000(1:1:1)的趨勢。因此在測量的色差數據中也必須注明選用的哪個色差公式。[next]
7.孔徑尺寸
在進行顏色測量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測色儀器的孔徑比測量色塊的邊長大的情況,這時就要選擇其他色塊進行測量或者選用其他的測色儀器。用戶規定的孔徑尺寸應不大于5mm, 一般用標準的3 ~ 8mm 和小的1~7mm 孔徑。3 ~8mm 孔徑用于測量標準的單張紙印刷中所用的色標(控制條), 1~7mm 孔徑用于測量卷筒印刷中所用的色標。
8.響應方式
響應狀態有t、e、a、i等狀態,狀態t和狀態e是最常用的2種狀態。常用的寬波帶響應為t狀態(美國ansi 標準,廣泛應用于北美印刷工業),常用的窄波帶響應為e狀態(歐洲din 標準),當選擇e狀態時,密度計對印刷品密度值的微小變化更加敏感。在印刷品測量方面,當使用狀態t或者狀態e的場合,對于黃色來說,e 狀態下測出的數值比t狀態下測出的數值要大。因此,在對測量數值進行比較評價時,需將響應狀態調成一致。
9.觀測條件
0/d 條件是指光源基本垂直地照明樣品,用積分球接收樣品的漫反射光,在包含規則反射的情況下,樣品的反射能量被全部接收,它是真正物理意義上的“反射比”。d/0 條件是指光經積分球漫射后照明樣品,基本垂直于樣品表面接收反射光,這種條件更接近于通常情況下人眼對物體的觀察情況,即樣品被來自各方的白光照明,人眼基本垂直于樣品進行觀察。不同照明/觀測條件下樣品的色度值不同。
漫反射性好的樣品受幾何條件的影響很小,漫反射性差的樣品,其光澤度高,幾何條件的不同會帶來探測器接收光通量的差異,其反射因數受幾何條件的影響較大。樣品在不同的幾何條件下測量,不會改變三刺激值的比例,即不同的幾何條件對色品坐標幾乎沒有影響,但光譜反射因數有差異,導致三刺激值的不同。因此,只要不是理想的朗伯體,幾何條件的不同都會對被測樣品的光譜反射比、總反射比等產生影響,而影響的程度與樣品表面的光澤有關。
白紙表面的漫射性較好光澤較弱,反射因數也較高,由上文推斷,其在不同的幾何條件下的色度值應較為接近。數據顯示,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白紙中添加了熒光增白材料,因此它的測試具有特殊性。
熒光材料具有熒光激發特性,用某種或某段波長的光照射熒光材料時,熒光材料被激發出長于照射波長的光,出射光中既有對照射光的反射部分又有被照射光激發的熒光放射部分,對其同時接受或分別接收將影響到它的測量值。因此, 測量裝置中單色儀的位置對測量結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測量熒光樣品的色度值時,應選用后分光的測色儀,即單色儀位于樣品之后,探測器之前。
非熒光樣品沒有熒光激發特性,入射到其上的光遵循反射定律,只有反射通量而無放射通量,無論單色光照明或單色光接收,探測器接收到的都是樣品對照射波長的反射通量,單色儀的位置如何對測量并無影響。
原則上來說,照明/觀測條件不同的測色儀器不能互相代替,尤其是對高光澤樣品和熒光材料。因此,進行色度測試時,應明確采取何種照明/觀測條件。購置測色儀器時,應考察儀器的照明/觀測條件與相應產品的標準是否一致。
10.總結
在色度測量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襯底、光源、色空間等的選擇,并且要在測量的結果中進行注明,否則測量結果很可能會和客戶的參數指標要求不一致,使本來應該合格的產品變成不合格品,也不利于企業進行生產工藝數據化、規范化的實施。
績效考核體系必須達成三大目的噴印產業迅速發展,寬幅噴墨打印迎來哪些新變化?細談圖片的輸入與輸出圖文快印企業如何衡量和管理口碑營銷?包裝技術:高品質瓦楞紙箱柔印制版工藝燙印技術操作工培訓知識要點2014年書刊印刷企業將更加重視轉型升級乳品包裝設計存在的十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