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網點(一)

          發布時間:2024-03-27 點擊:119
          一、概述 連續調原稿區別于線條原稿的特征在于連續調原稿的圖像濃淡變化是連續、無間隔、無等級的。在印刷時,要真實地再現連續調原稿上的圖像濃淡變化,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網點獲得半色調的圖像來表現連續調原稿的圖像濃淡層次,如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和孔版印刷等;另一種是利用印版滾筒上不同深度的洞穴,把油墨傳遞到承印物上,由油墨層的厚度不同來構成印跡密度的深淺,如凹版印刷。當然,有時,凹版印刷也仍然要利用網點。凹印加網的目的是為了使印版滾筒在印刷中儲備必需的油墨,制作的網線在印刷中起支承刮墨刀的作用,如圖1所示。
          圖1
          連續調原稿的印刷復制包括顏色還原、層次再現和清晰度再現。三者都是通過網點的轉移來實現的。
          如圖2a是一張單色連續調原稿,若不經過加網技術,沒有網點的連續調陽圖底片,在曬制印版時,中間密度部位也有光亮透過軟片到達印版,使印版上的感光膜見光分解形成親水性的空白區,由此獲得的印版就只有黑白之分,而無中間調層次,印刷后就只能得到如圖2b的線條原稿,也稱塊面圖像原稿,丟失了原稿上的濃淡層次。只有對原稿進行加網處理,將連續調原稿轉變成網目調的底片,曬版時,底片上網點部分不透光,透明部分全部透光,使印版上的感光膜層充分分解,從而在印版上形成親水斥墨的空白區和親墨斥水的圖文區兩部分。依據網點面積大小的不同,再現了原稿上的層次變化,如圖2c及d所示。對于彩色連續調原稿的印刷復制,也同樣要經過加網處理使每一色版均成為網目調印版,得到網目調印刷品。
          圖2(a—d)
          因此,網點是復制連續調圖像的工具;網點是構成印刷品濃淡層次變化的載體;網點在印刷中起著沖淡油墨稀釋劑的作用,猶如繪畫時用油調配顏色。
          二、網點的形成機理
          1852年英國物理學家w.h.fox.talbot用類似于紗布的物體作為網屏,將連續調圖像分解為大小不同而每點密度相同的網點,通過這些大小不同的點子表現不同層次的深淺變化,從而開創了利用網點復制印刷單色或彩色連續調圖像的先河。
          此后,加網技術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玻璃網屏加網、接觸網屏加網和電子激光加網。
          1.玻璃網屏加網:
          玻璃網屏(圖3)上刻劃著不透光的垂直交叉的十字線,每個方形網孔邊緣清晰。網屏放置在照相機暗箱的網屏架上,與涂有碘化銀的濕版保持平行但相隔一定距離。加網時,光線通過網屏上的網孔投射到感光濕版上,由于感光濕版感色性能的局限性,光線在濕版上感光形成大小不同的點子,從而使連續調圖像的明暗變化轉變成感光濕版上的一個個大小不等、間距相等的網點,這些網點在經過印刷后便呈現出印刷品上圖像的明暗層次。
          圖3
          由于玻璃網屏加網有許多不足,如:玻璃網屏造價高、易碎、透光性差,感光濕版感光性能差等,后來就被由感光軟片做成的接觸網屏所取代,如圖4所示。
          圖4
          2.接觸網屏加網:
          將接觸網屏與感光軟片密附在一起,置于照相機暗箱內的感光片架上(接觸網屏的“接觸”三字由此得來),曝光時,光線通過網屏上的透光光孔在感光片上曝光成像。由于網屏上網孔邊緣有暈染,使曝光點中間曝光量大,向四周的曝光量逐漸減少,兼于感光膠片的感光特性,從而形成了一個個大小不等、間距相等的網點,如圖5所示。
          圖5
          3、電子激光加網:
          如圖6所示,無論是玻璃網屏加網還是接觸網屏加網,都是手工完成的;且每一色版的網屏角度都不同,工作量大;網屏種類有限,特殊網點的應用受到限制。
          圖6
          隨著電子分色機的發展,網點計算機的出現使電子分色機能根據掃描輸人光亮的強弱,將獲得的數字信號送入電分機圖像輸出計錄系統的網點計算機中,并通過比較回路,由網點計算機計算出網點的大小,會同輸人的網點形狀、網點角度、加網線數等地址指令控制激光記錄系統的控制信號并加于光電調制器上,從而控制各光電調制器的輸人工作狀態,最后把由調制器控制的光信號在電子分色機輸出滾筒的感光軟片上掃描出一個個符合原稿要求及設計制作要求的網點(圖7)。
          圖7
          電子激光加網的優點:
          (1)網點實,密度高,精度好,網點邊緣清晰。
          (2)每個網目調網點都由許多微小的點子構成。這些點子的數量可由激光照排機等輸出系統的分辨率決定,因此,可滿足高清晰度、豐富層次、良好再現性的細微層次圖像的復制。如圖8所示為一個有40個子網點構成的50%網目調網點,激光照排機的輸出分辨率為1270點/英寸。
          (3)可在不同的階調處產生形狀各異的網點,易于控制網點擴大。在各色版上能獲得不同網角、不同加網線數的網點,易于控制印刷質量。
          圖8
          三、網點大小
          1.基本概念:
          印刷品的圖像濃淡層次的變化是通過反射光的多少來體現的,光線照射到紙張上,著墨區吸收光線,空白區反射光線到人眼。印品上大網點著墨區大,吸收光線多,反射光線少,光學密度低,使人覺得灰暗,即為暗調區或低調區;小網點空白區大,吸收光線少,反射光線多,光學密度高,使人覺得明亮,即為亮調區或高調區。中等大小的網點區域即為中間調區或中調區。各種大小不同的網點,根據吸收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不同比例,表現了各種不同的階調層次(圖9)。
          圖9
          通常,人們用網點覆蓋率表示網點的大小。網點版覆蓋率即單位面積內網點所占面積的百分比,故也叫網點百分比。在我國,習慣上都以“成”來表示網點的大小(圖10)。一般情況下:
          圖10
          實地的網點覆蓋率為100%,即10成網點;95%—99%的網點稱為小白點;1%—5%的網點稱為小黑點,也稱極高光區;5%—10%的網點稱為高光區;10%—30%的網點稱為亮調區;30%—60%的網點稱為中間調區;70%—95%的網點稱為暗調區。
          印刷時,若暗調區能呈現出95%及以上的網點,則為精細產品;若90%網點印成了實地,但85%網點仍清晰可辯,則為較好產品;若80%及以卜的網點均印成了實地,只能稱為一般產品;若70%的網點也與實地一般無二,則產品為不合格。以上是對印品暗調部分的要求。
          基于人眼對一亮調部分比對暗調部分更敏感,因此亮調部分的印刷復制要求更高。一般地,超精細產品要求印出0.5%的網點;精細產品要求印出1%—4%的網點;剛能印出5%網點的是較好產品;若只能分辨出10%的網點為一般產品。亮調區的網點印得越精細越好。
          2.網點變形:
          理想的情況是:原稿加網制得網目調印版時,原稿上的明暗層次被準確地轉變成相應大小的網點覆蓋率;印版上墨獲得印刷品時,墨點的大小能完滿地再現圖像的階調層次,在整個工藝流程中,作為圖像載體的網點要求既不擴大也不縮小。
          但是,實際上,網點在經歷了加網、出片、拷貝、顯 影、曬版、印刷等一系列工序時,必然伴隨著面積百分比的擴大或縮小,從而影響了圖像階調層次的再現、顏色的組成及清晰度的保證(圖11)。
          圖11上原版網點百分比(%)
          圖11下印刷品網點百分比(%)
          網點變形分為視覺變形、光學變形和機械變形。
          所謂視覺變形是指自光照射到網點的邊緣一圈的白紙上時,只有10%的白光被反射到人的眼睛,其余90%的白光被吸收了,我們感到了一圈灰暗,從而在視覺上感到網點擴大了(圖12)。視覺網點的擴大是客觀存在且對所有印品、所有網點都是均等的。
          圖12
          所謂光學變形是指在拷貝和曬版時,光線通過軟片的片基層而發生散射,使網點在轉移時發生了變形。陰圖拷貝成陽圖時,網點擴大,小白點丟失;陽圖曬制印版時,網點縮小,小黑點丟失。這也是傳統制版所難以避免的。
          所謂機械變形是指印刷過程中,由于印刷壓力造成墨滴向空白部分擠壓;或者由于橡皮布的壓縮變形造成網點在轉移中的滑移;或者由于潤版液的使用,造成墨滴向四周擴散;或是由于紙張變形,造成網點徑向、軸向的延長。機械變形造成的網點變形以網點擴大為主,而且,機器印刷也無法避免一定量的網點擴大。
          在實際印刷過程中,操作的不規范將加劇網點的變形。如曝光時間和顯影時間不足或過量;顯影液濃度過大或過小;印刷車間溫濕度過高或過低;印刷壓力過大或過小;實地印刷墨層過厚;橡皮布壓縮變形量過多;潤版液用墨及ph值不符合要求等等。
          統計資料表明:同等情況下,網點變形量與網點周長成正比。因此,(1)各網點百分比中,數50%的網點周長最大,即50%網點的擴大率居各網點覆蓋率之首。(2)方形網點的周長大于圓形網點和其他形狀的網點,即方形網點的擴大率大于圓形網點和其他網點。因此,印刷品質量檢測時常用50%的方形網點測定網點的擴大情況。(3)油墨與所有紙張組合,網點擴大值隨紙張表面的粗糙度同比增大,新聞紙的網點擴大值最人,銅版紙的網點擴大值比膠版紙小。(4)青版的網點擴大值比其他三色版的網點擴大值大3%一4%左右。
          在實際操作中,一方面要嚴格操作規范及各種數值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可借用階調層次曲線的調整適當補償網點的變形。
          3、階調層次
          印刷品圖像的階調層次的再現依賴網點復制的質量。網點邊緣殘缺不全,就不能完成網點百分比的表現力;網點印跡不實,就不能吸收足夠的光線,暗調不黑;網點擴大,暗調增加,亮調中間調減少,印品偏暗顯“悶”;網點縮小,亮調增加,暗調不足,印品顯得“平浮”;忽視中間調,突出亮調和暗調,印品雖“嶄”卻“空虛”;突出中間調,忽視亮調和暗調,印品“輕淡”。
          理想的圖像復制要求原稿與印刷品的密度滿足1:1的對應關系。如圖13(a)所示。
          圖13(a)
          但實際上,這種理想的層次復制曲線是不可能實現的,有時也未必需要。因為(1)印刷品是一種視覺效果的產品,要滿足人們主觀上的某些要求,如圖14所示通過對古董的細部強化增強了對印刷品的藝術鑒賞;(2)從原稿到印刷品的各道圖像轉移工序的效率會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如軟片的感色性能、印版質量、曝光條件、顯影效果、印刷壓力、油墨特性和紙張特性等。故而,原稿的密度范圍一般都大于印刷復制品的密度范圍,如原稿的密度一般為0.05一3.0(甚至4.0),密度反差可達2.95及更大,而現階段印刷品的最大密度范圍是0.00-1.8,密度反差是1.80如圖13(b)所示。基于此,在印刷復制過程中,必須對原稿的層次進行壓縮,以適合印刷品的要求。
          圖13(b)
          問題是階調層次的壓縮勢必會造成層次并級、丟失、圖像效果欠佳。因此,實際工作中,要視原稿類型、客戶要求、復制工藝,靈活的調整層次曲線,強調主要部分,損失次要部分,突出主題,保證圖像的整體復制效果。
          圖14
          如圖15(a)所示的高光調調節的層次曲線選擇。用曲線a,原稿上密度“a”以上的層次均得到了體現;用曲線c,原稿上密度“c”以上的層次均得到了體現,但密度“c”以下的層次均消失變成了亮調。三條曲線相比較,高光區面積c>b>a;圖像灰暗程度a>b>c;亮調層次豐富性a>b>c。
          圖15(a)
          如圖15(b)所示的暗調調節的層次曲線選擇。用曲線a,原稿上密度“a”以上的層次均被并級為實地,用曲線c,原稿上密度“c”以下的層次均被再現。三條曲線相比較,實地區域面積a>b>c;圖像灰暗程度a>b>c;暗調層次豐富性c>b>a。
          圖15(b)
          如圖15(c)所示的中間調調節的層次曲線選擇。圖像整體密度值a>b>c;暗調層次豐富性a>b>c;亮調層次豐富性c>b>a。
          圖15(c)


          數碼印刷中常出現的問題
          包裝印刷業彰顯數字印刷優勢
          復古科技范襲來 旋轉號盤手機或許投你所好
          膠印機機器保養之油路保養
          普通油墨和UV油墨之間的干燥和固化關系
          從英國年度圖書的六種走向,看圖文加盟店趨勢發展
          包裝機該應用何種電機?
          《drupa全球趨勢報告》:數碼印刷與傳統融合是主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杨幂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麻豆|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樱花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内射高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色狠狠色噜噜Av天堂一区|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果冻传媒董小宛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免费一区二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